绍兴晚报专版 | 与时俱进春晖魂

来源:郑国民
阅读次数:620
发布时间:21-11-23 10:43
【字体        

【先行者的风景——建党百年全媒体采访行动】


与时俱进春晖魂

 

■记者 袁越菲 胡杨 见习记者 张梦洁 文 记者 梁永锋 摄

 

 

1908年,上虞乡贤陈春澜先生创办春晖学堂。1919年,陈春澜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教育家、民主革命家经亨颐等续办中学。三年后,春晖中学建成并招生开校。

20世纪20年代的春晖中学,以“与时俱进”为校训,延聘名师硕彦,在浙江首创男女同校,倡导民主自治,高扬革新精神,推行新教育,传播新文化。学校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,赢得“北南开,南春晖”的美名,成为中国现代新教育和新文化的发源地之一。

跨越一个世纪的光阴,百年春晖,弦歌不辍。近日,市新闻传媒中心“先行者的风景”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上虞区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,探寻历久弥新的春晖精神。

 

重开讲堂,播下一粒粒梦想的种子

学校北首,背靠象山、面临白马湖的春晖中学文化名人旧居是采访团一行必看的风景,这里集结了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、丰子恺的小杨柳屋、朱自清旧居、夏丏尊故居平屋等。这里也是春晖学子了解春晖深厚人文积淀、璀璨文化思想的必至之处。

一百年前,幽静怡然的白马湖畔,一班时彦才俊,以文会友,极一时之盛。经亨颐、夏丏尊、朱自清、朱光潜、丰子恺……这些名垂青史的大师雅聚于此,堪称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复制的胜景。

坐享丰富的校内资源,春晖仍不忘“多方接引同志”。早在开学第一年,夏丏尊便积极辅佐经亨颐邀请专家学者、知名人士给学生做了41次讲演,其中有杨贤江讲的《春晖和春晖的学生》,沈泽民讲的《阿普罗与蒂婀娜》,白眉初讲的《旅大问题》等。

2015年,为重现昔日春晖“文人雅集、名人荟萃”之盛象,学校举办“春晖讲堂”,以“弘扬传统、开拓视野、提升品质、促进交流”为宗旨,聘请国内外名家大师来校讲学。目前已举办70余期。主讲人名单中有著名作家周国平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、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等大家熟悉的名字。

“‘春晖讲堂’无主题、全开放,覆盖各个领域。我们希望在课本之外,能把前沿的、科技的知识带给学生,为他们开一扇小窗。”春晖中学党委书记、校长李培明说,“对于中学生来说,像量子力学这样的知识或许听不懂,但至少他在中学阶段就知道了这个词,种下了一颗种子。”

2013620日,神舟十号航天员进行了太空授课。作为太空授课直播点的春晖中学,又一次闪耀了她的晖光。这次“天地对话”在春晖掀起一股“旋风”,也给春晖学子种下了一颗关于物理、关于太空的种子。

坚持开设选修课程也是为了给学生多开一扇窗。辩论、编程、雕刻、瑜伽、街舞、广播等选修课,给了学生更多走出课本、走出习题的机会。

年轻教师许珊珊负责的白马湖文学社每周开一次选修课。上周,她与学生分享了侦探小说的历史。她还与学生探讨过魔幻文学《哈利·波特》,一起领略过《牡丹亭》的古典戏曲之美……“高中生活很繁忙,但在文学社上课,是很放松、很有趣的,还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以及交际圈。”来自高一(9)班的莫皖艳说道。

 

重视科学,难学的物理也能快乐学

“在春晖学习,总体来说是一个快乐的过程。相比于其他学校,春晖有其独特的风格。美丽的景色、宽松的学习环境、充足的睡眠时间、对体育的重视……”2021届毕业生钟柯阳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后,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这段话。

晚上9点晚自修结束,9点半学生就寝,学校尽最大努力给学生足够的睡眠。每天两次大课间活动,每周两节体育课,加上课外活动课及大大小小的体育比赛,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得到充分保障。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2020学年高校新生(浙江籍高中毕业生)体质健康情况报告,春晖中学在全省普通高中总成绩合格率排名第三。

在春晖,即使到了高三,美术课、音乐课也没有取消。采访团走进音乐教室时,同学们正沉浸在意大利曼托瓦尼乐队舒缓悠扬的管弦乐声中。高三(4)班的田义凡告诉记者,音乐鉴赏课不仅能提高音乐素养,还能够放松精神、调整心态,让高三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。

校长李培明希望春晖的学生“学得活泼,活得自由”,不要成为刷题机器。为此,学校改造了图书馆,为学生提供更自由开放的课外学习空间;学校在每幢教学楼一楼转角处设置开放式的图书驿站,鼓励学生多一些课外阅读。“学校坚持每季度投放一次书籍。”李培明说,“教育不能只讲眼前效益,有10%的学生去看书就是成功。

春晖中学对物理的重视则是另一种坚持。春晖中学副校长金雅芳告诉记者,在新高考“赋分制”下,物理不容易拿分。但即使在高考改革之初,春晖也没有为了追求分数而减少物理学科的投入。

记者了解到,目前,该校选考物理的学生占比高达70%左右。“学校注重物理等基础学科,与国家的教育战略是一致的。我们的毕业生进入大学,其科学素养也是占优的。事实证明,春晖的坚持是对的。”春晖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姚天波说道。

“能够坚持的还是要坚持,能兼顾的尽量兼顾,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重要的。”李培明语重心长地说。

 

 

“走基层、强四力”·记者手记


读书最羡春晖人


1923531日,蔡元培先生到访春晖中学,发表了题为《羡慕春晖的学生》的演讲。蔡元培羡慕三桩事:一为春晖学生有中学可入;二为春晖的历史使得春晖学生比在别校更容易引起好的感想,更多自振的机会;三为象山脚下,白马湖畔,春晖学生的学习环境甚是美好。

“羡慕春晖的学生”也是我踏进春晖校园后的最大感受。春晖的教学楼、宿舍楼都不高,基本不超过三层,但每幢建筑都很精致,每幢建筑皆如画。近处和远处的好山好水可尽收眼底,这使得春晖或方形或半圆形的窗户,每一扇都是一幅挂在墙上的风景画。这样一方古朴典雅、无言无声、美得醉人的天地,无疑最适合莘莘学子安心做学问。

在几乎人人有中学入的今天,我比蔡元培先生多一桩羡慕的事——羡慕今天的春晖延续了百年前的荣光,坚持了先进的办学思想以及对教育的追求。今天的春晖,依然没有一味追求高考升学率,而是坚持培养“健康、健全”的学生,培养“求真、崇善、尚美”的学生。

求学何为?这个在春晖立校之初,由老校长经亨颐发出的教育追问,当今一代春晖人用“不变”的行动和追求来回答:学为人而已。

  

 

好故事

老教师与名人巨擘一同上墙


“孕育英才寄此身,儿童数百日相亲。弦歌不绝无穷乐,‘独享’湖山五十春。”走过高二(15)班门外,墙上“文化名人”栏的一首诗引起记者注意。诗的旁边,是春晖中学的一位老教师陈宗秀的照片。这首诗既是陈宗秀对春晖的真情表白,也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。

 陈宗秀是慈溪人,1931年就读于春晖中学,高中毕业后即在春晖中学留校任教,直至1982年才告老还乡。他是春晖校史上唯一一位在白马湖畔度过半个世纪的人。

百年春晖中学,硕师巨擘云集。2018年,春晖将学校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和文化珍品整理出来,统一上墙。李培明告诉记者:“尊师重教是春晖文化的基石,我们选择陈宗秀这样兢兢业业的普通教师和各位大家一同上墙,也是延续了这一理念。”

陈宗秀是李培明高一时的班主任,李培明记得,那时陈老师已快退休,是位戴着老花镜的数学老师。“他每天上完课只给学生留两道数学题,但这两道题,是他反复琢磨后设计出的。我路过他住的一字楼,常常看到他在做题目,有时纸不够了,他就用香烟盒来打草稿。”在学生的心目中,陈老师对待学问极其认真。

“作为班主任,陈老师很和蔼。我们惹他生气,他依然平心静气,如和风细雨般待我们。”李培明回忆道。这让人不禁想起朱自清学生记叙的一件事:一次下课的时候,两个同学乱夺书籍,连怒带骂,他见了,却微笑着说道:“争闹之声,胡为乎来哉?”

李培明认为,一位教师就是一门课程,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向导。春晖的文化得以传承,春晖的底蕴得以延续,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好老师。


20211123/202111231047105513258422.png

 

 

 


校徽

关于春晖

春晖介绍

2005版网站

交通方式

关于网站

网站地图

法律声明

友情链接

版权© 浙江省春晖中学
邮编 312300
电子邮箱 zjschzx@163.com
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春晖大道88号